延祐五年,1318年。
元朝沔阳府,有户张姓人家。
这家媳妇生下一个儿子。长辈给他取名定边。
张定边10岁时,朱重八才出生。长大后,朱重八改名朱元璋。
元朝末年,张定边、朱元璋加入不同义军。
徐寿辉在蕲水称帝,张定边做太尉。陈友谅杀徐寿辉,然后称帝。张定边还是做太尉。
张定边受陈友谅派遣,攻陷安庆。朱元璋第一时间,没反击对方。而是派出使者,跟元朝通好。稳定住元朝后,朱元璋亲自率船队,攻打陈友谅。当月,便夺回安庆。
至正二十三年,1363年。
陈友谅的大船队、朱元璋的小船队决战潘阳湖。猛将张定边开着大船,突然冲向朱元璋的主船。
张定边第1个高光时刻,艺高人胆大。
朱元璋惊慌失措,主船意外搁浅。十万火急之下,常遇春从一旁闪出,一箭射中张定边。
该陈友谅军手忙脚乱。与此同时,朱元璋的手下紧急疏通水道。
展开剩余75%水位上涨,朱元璋的主船得以脱险。
两军进入僵持阶段。
眼见东北风起,朱元璋命人准备船只、火药、芦苇。
重现三国赤壁之战,火攻陈友谅。陈友谅不懂三国历史,没看过《三国演义》。他大败!
陈友谅崩溃,开始杀手下发泄。朱元璋则善待投降的陈友谅军士。
两边对比,陈友谅彻底失败。他中箭身亡。张定边带陈友谅尸体、他儿子陈理,逃往武昌。
陈理在张定边扶持下,登基称帝。朱元璋两次亲征,终于攻到武昌城下。
张定边永远忘不了这一天。陈理选择投降。他牙齿咬着玉璧,上身光溜溜,双臂反绑在背后。张定边随陈理到军门口。众人怕得发抖,趴地上,不敢仰视朱元璋。
朱元璋俯视陈友谅的儿子,搀扶起,赦免无罪。张定边作为属下,自然也无罪。因为秋毫无犯,百姓欢喜雀跃。恍惚间,张定边在想自己的未来。
陈友谅的部分手下,选择投靠朱元璋。反正做牛马,给谁打工,都是打工。
而张定边谢绝小自己十岁的朱元璋。他想到1个办法,决定另辟蹊径。
朱元璋在战场上获胜,不代表碾压一切。
张定边想从没有硝烟的战场上,战胜朱元璋!
他离开武昌,去一个地方。正史由朱元璋方面书写,不会记载。
幸亏,别处记载张定边别样的后半生。
洪武元年,1368年。
朱元璋登基称帝,建立明朝。不仅册封活人,还追封祖先。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作为政治胜利者,朱元璋有天下都是自己的权力爽感。
而张定边形单影只,遁入泉南灵源山。今福建省晋江市内。他削发为僧,自号沐讲禅师。张定边立志,后半生做2件事。
1研究僧家经典。2为百姓行医。
在武昌时,天平倒向朱元璋。到此刻,悄悄滑向张定边。
建立明朝后,朱元璋的欲望不断增加。为握紧权力,他长年勤政。以《明实录》洪武十七年为例。九月十四到二十一日,他8天批阅奏章1660份,处理国事3391件。长年累月下来,他严重透支寿命。连发布遗诏,朱元璋都说:“日勤不怠。”日日勤政,不敢懈怠。
而做和尚后,张定边的欲望不断减少。他不闻俗事,医治百姓,不图回报。他长年休养生息,几乎不透支生命,甚至延长。
朱元璋日积月累透支,终于洪武三十一年(1398)驾崩,享年实岁70,虚岁71。
张定边成年累月养生,直到永乐十五年(1417)去世,享年实岁99,虚岁100。
朱元璋死后19年,张定边才走。加上早出生10年,比朱元璋多活29年。
在不见硝烟的生命战场上,张定边完胜朱元璋。他靠减少欲望1个办法,活到虚岁100,已是传奇中的传奇。
参考资料《明史》《泉郡晋南地名探源》《明太祖实录》《元史》《诗经》
发布于:山东省